總是有一些比較深沈的問題要碰觸的,譬如為什麼部落格叫這個名字,「從植物變形為礦物的過程中」。

婚姻和家庭的生活型態,會經營成什麼樣子,說的現實些,和自己的個性,父母的住家距離能帶來的支持,家庭的經濟實力,夫妻另一半和小孩的性格與健康等等都有關係。很難跟沒有小孩的朋友解釋:「結了婚以後,為什麼有那麼多的"不得不"的問題?」要考量的因素有點複雜,一個人的實現有時伴隨著另一個人的委屈犧牲(最完美的,是能在婚前就找對價值觀相近又肯付出的伴侶)。想像一下求得家庭份子中每個人生活的平衡是多麼不容易的事,付出又究竟是為了誰;又或者,很簡約地,我們聳聳肩地說:「每個人想過什麼樣的日子,都是自己的選擇。」那就姑且當作,我之所以變成礦物是自找的,就當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也可以。

** ** **

人的選擇決定過怎樣的人生,雖無不可,但我總覺得這樣太過化約,至少我捲起褲管走進婚姻(的泥淖?)之後,覺得愛與自由,的確在有些時候(不是大多數啦)會是互相抵獨的羈絆。

親愛的朋友!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天性自由能量充沛,先愛自己多一些,然後擁有去愛別人的能力。但是也有反過來,凡事考量到人我的關係,傾向先愛別人的多一些,再由別人回饋的愛來溫暖自己。我不知道何者健康,何者合乎人性的原則,何者是在婚姻中是受歡迎的,這些問題不會有答案,個案無法放諸四海皆準。(我是那一類人就不必再說了,不言而自明)但再怎麼說,「自我」還是我以為可以失卻的原則,不要讓自己傻傻做根燃燒殆盡的蠟燭(笑?)。

離題遠了,其實我要講的話不是這些啦,是要講親子關係。

我和許多出生於平凡的中南部鄉下移民家庭一樣,沒有落戶於台北的土地房產。家裡人口眾多,經濟支柱只有父親一人,是一個勞碌一生,嚴肅不苟言笑的中日式文化混合影響下的「多桑」,就有如吳念真電影中的父親角色,差別只是我老爸不賭不喝,長得很像馬如龍的大方臉,除此之外,就跟電影裡,還有很多人的多桑一模一樣,永遠穿著小汗衫,一幅老實認命,認真負責的模樣。我們親子關係的疏離來自於生活的勞碌折磨,從小學到大學父母未曾參加過的母姐會和畢業典禮就看得出來。小孩若有不乖就二話不說,直接啪啪二巴掌外加叫你罰跪後就扔在一旁,但也沒有太多叮噣與教育(但怪的是我也沒變壞倒也奇蹟)。惟一我回想起來的,最親近的父子關係,就是父親會幫每個小孩掏耳朵,排排輪流地,一個完了換另一個,可以感受到父親粗大手指滑過耳朵髮鬢,深怕弄痛你的小心翼翼。但這過程中沒有聊天,一句話都沒有,無聲地安安靜靜。

不曉得這是什麼緣故,我父親就是一直會做這種事,印像在我小學五年級之前一直都會。

現在回想,很奇異的是,我從來沒有以缺乏親子互動做為個性古怪畸型的藉口,父母的愛只是以形而上的型式在進行。頂多,我只是無感與默然,沒什麼好發飆生氣流淚的。一個人過有什麼不好的?個性不好又有什麼怪別人的理由?

我的柔軟畏弱和堅強獨立一直都是奇妙的組合。

一直到我有了一個,看來長像跟個性,跟我天殺的、百分之百不一樣的兒子。

老天爺狠狠幫我上了一堂課,先賞我二巴掌,再給我一個超級優質的禮物。

豆豆長得像媽咪,因為有喬琪姑娘大眼媽媽,才能生出卡通電眼美少男,這一點倒是十足慶幸完全沒像到我。但這小子從小好動活潑,沒耐心又性急,像足某品牌的CPU,過熱暴衝還加自燃。會做錯的事,不要說講十次學不會,一百次也記不住,教育他的過程有許多的挫敗,換過許多招數依然無效。一開始我會怎麼對付他?對!複製我的親子關係,訓話,講很多道理之外,打!沒效果下次就再還重重地打和罰站。

和原生家庭學習親子關係不奇怪,誰不是做了父母才開始學著當父母。當然啦,我覺得自己是用心地非常多啦,至少有想辦法(狂笑)。

回想親子教育的學習期,我得承認「打」一點用都沒有。害怕不會讓人記住任何事,打從心底的認同,把想法種在心裡面才有第一步。個性的改變是一步步潛移默化的中藥熬燉,也得配合孩子慢慢成長心智逐漸成熟,急,還真是急不來。

一路走來,我不知道自己是做對了,還是做錯了什麼。我養出一個無敵撒嬌,非常親愛老爸的兒子。每天摟摟抱抱,卿卿(親親)我我的時間,可能比有女孩的老爸還要長得多,除了我們這一對父子之外,我還真沒看過第二對。他最愛撲在我身上,像貓咪一樣呼嚕嚕地鬼叫鬼叫(他可是小二就有140公分的超長身高大男孩啊),不然就是上天下地,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一千萬個為什麼全部拿出來問,拼命要考倒老爸似的,每天的洗澡時間,就是鬥智鬥力外加隨堂測驗的考試時間。

從最近一些小事,我終於懂了,老天爺派他來彌補我小時候的不足,派他來愛我的。

沒耐心的他惟一被我們強迫的事就是學琴,希望可以改善他沒耐心的個性,但就像大多數的小朋友一樣,上課學琴很快樂,回家練琴很難過。有天,豆豆在練琴,沒耐性的他又開始應付了起來,在旁邊看書的老爸隨口回了一句 :「你今天彈得很爛喔!」小豆彈琴情緒已經不好了,火氣上來之後立刻瞪我回嘴說,「不然你會彈,你來彈啊!」

當下,我只是糾正他講話的態度。我想了想,回嘴這種事情不是重點,人有情緒的情況下都會回嘴。等他彈完琴的時候,我再叫他過來輕聲跟他說:「小豆,你知道阿公阿嬤家沒有錢,小時候我的玩具也只有三台小汽車,我很想學音樂但是沒有錢可以學。不像你有這麼多玩具,也有機會可以學琴要好好珍惜,還是你想跟我交換我小時候的生活?」

接下來,瓊瑤劇裡的水男孩就出現了,眼淚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放聲大哭,「爸比我錯了,爸比我對不起,我不應該這樣說~」接下來就是限制級的抱抱親親…從此之後,至少練琴時沒有再苦著一張臉過了。

我該猜,這是遺傳到誰?還是他水相星座,在表面性急如火之底下,溫柔體貼的個性?

跟他媽咪看連續劇,一看到劇中人物可憐兮兮時,劇外的小人兒眼淚就哇拉拉沒完,還會怪他媽咪說,「你不要看這個,我會哭啦。」

最近7-11在集拉拉熊,媽咪收集滿30個貼紙來換一隻免費的(或者,10點加50元也可以換一隻),小豆看媽咪這麼認真,以為媽咪很喜歡拉拉熊,向來鐵公雞的他很大方地說:「媽咪你這麼喜歡的話,那我出150塊,讓你可以換3隻好了,我再努力作家事把錢賺回來。」

會努力愛別人的人,真好。

我曾經在結婚前就跟老天爺許願,如果有小孩,請賞我一個個性善良,善解人意的孩子。看來,跟宇宙的許願老天爺聽見了,還「外掛」了聰明古怪和調皮可愛二種功能,雖然他不是每個父親都更想要的女孩,但老天爺的安排自然是有他的道理。

這麼說來,我的失去和獲得之間,是否有所平衡?

每個父母,又是否肯定自己的孩子,和自己的選擇?

P100068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㊣豬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